晒鹽,曾是布袋最重要的產業,隨著開放進口鹽,布袋鹽業漸漸没落,面對荒蕪的鹽田,一群在地文化工作者為了重新找回鹽業文化的核心價值,「洲南鹽場」因此重生。
一早走進鹽場,夏末初秋陽光普照,白鷺鷥是這裡專業的導覽解說老師,以簡潔有力的口吻說明早期鹽的文化,讓大家品嚐各式各樣不同的鹽,教學員如何利用濱水菜葉子加滷水DIY煮出漸層的染鹽,製作成晶彩瓶安。頂著烈陽,赤腳行走在鹽田小徑,吹著海風聆聽這片鹽田復晒重生的故事,製鹽過程需要哪些要件才能完成。踩漿體驗也是許多人的第一次,捲起褲管踩進充滿青苔泥漿的滷水池,腳底的感覺是什麼?有人感到害怕充滿恐懼,有人覺得新鮮感十足,整個池子畫面趣味橫生,藉由各種身體感官,多元體驗鹽田的人文產晒與生態環境,特別是用腳踩過各種土壤的感覺經驗。
感謝布袋國小提供舒適涼爽的場地,供大家短暫用膳、休憩。
養足精神後我們來到嘉義縣著名的觀光景點—布袋魚市場,魚貨拍賣對所有人來說無疑又是全新體驗,映入眼簾的是一簍又一簍待價而沽的海鮮,大家在旁安靜觀看持有牌照的合格魚販如何喊價,成交聲此起彼落好不熱鬧。接下來轉往市場裡頭,攤商大方地向外師揮揮手自我介紹,中師分流進行翻譯店家攤位上的生鮮熟食、果汁炸物,物美價廉新鮮多樣,離開時外師們人手一杯果汁和伴手。
你知道早期台灣西部的沙灘有許多鱟嗎?
沙地與泥灘,豐富的潮間帶是最適合鱟居住的地方。
這樣的環境因為海岸建設與海洋污染,破壞鱟產卵、稚鱟棲息的自然泥灘地,大量消失的棲地,造成鱟的數量隨之遽減,甚至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(IUCN)列為瀕危物種。
2003年布袋鎮好美寮溼地發現了少數鱟的蹤跡,因此被縣政府畫設為鱟的重要棲地,並委託嘉義縣生態保育協會蘇銀添老師推動三棘鱟棲地調查及復育。
目前位於新岑國小校園內的中南部鱟收容復育中心,已持續十多年鱟的復育,並記錄珍貴鱟脫殼成長過程,在這裡可深入發現更多關於鱟的身世秘密。
最後藉由布袋鎮文史工作者向學員們介紹布袋鎮的過去、現在、未來~ 讓布袋400年的人文風華重現;發展海運、河川船筏旅遊,帶動活絡在地各級產業,使貨暢其流。以上三者分別為生態環境、人文環境、產業環境,發展三種環境循環依存的重塑文化。
體驗腳踩「鹽田」的感受,
認識「鱟與自然環境」的重要性是這次先導參訪行程的主要目的,
希望藉由觀察與體驗,化知識為行動力,建立推廣保育觀念,為台灣的環境生態盡一份心力。
有機會請帶著一顆愉快、開放的心,一起來感受布袋的美好!